根據電車行業研究院(下簡稱“電車行研院”)數據,2023年1-7月新能源微小卡銷量共計20973臺,同比增長58.8%,已經成為新能源物流車第二大細分市場,市場份額由去年14.4%拉升至現在的18.1%。那新能源微小卡市場在當下呈現出哪些發展特征,與燃油微小卡市場對比又呈現了哪些差異化特點,今天,我們就來細細分析。
市場主流變“二流”
2023年前7月累計,整體微小卡市場銷量近43萬輛,占整體物流車市場份額的66.8%,絕對的市場主流,但在新能源物流車市場中,18.1%的市場份額已然是目前最優表現,差距明顯;而且新能源化進程落后于其他細分市場,前7月新能源微小卡滲透率僅4.9%,遠低于新能源面系各細分市場滲透率。為何在傳統市場稱霸的微小卡,在新能源市場卻只能居于“二流”?
下沉市場沒有下去。根據電車行研院統計,前7月數據,傳統微小卡在低級別城市(三四五線城市)銷量占整體銷量的71.5%,說明微小卡的核心銷售區域已轉至下沉市場。而相比之下,新能源微小卡在下沉市場的銷量占比僅為35.6%,可見新能源微小卡依然沒有打開銷量主戰場。如何下去?新能源汽車在下沉市場運營首先面對的問題是補電,目前,鄉村充電難問題已引起國家高度重視,《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等文件都對推動完善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體系作了明確強調。我們認為在國家力推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及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下沉”鄉村將成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充電設施將在2025年內快速提升覆蓋率,基本滿足下沉市場新能源汽車補電需求。其次,新能源微小卡在下沉市場賣給誰?下沉市場微小卡的用戶群體,C端主要是個人商販、個體散戶以及農戶等,對車價敏感度高,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低,雖然這部分用戶占比可能更高,但購買新能源車的可能性卻很低。那我們認為應該把目光投向B端,在當下穩經濟、促內需的大背景下,提升下沉市場消費能力已是重點措施之一,隨著家電下鄉、電商下沉等商流逐步涌入,給下沉市場帶來貨源和渠道,便形成了運力需求,相比C端用戶,B端用戶對購車成本敏感度相對低,更關心運營綜合成本,接受新能源車的意愿度較高。
細分場景,新能源車高載重下的續航是軟肋。根據電車行研院對微小卡使用場景研究,果蔬生鮮和五金建材兩大場景占比超60%,這兩類場景用戶對載重要求高,且多為滿載或超載運輸,而在重載下,新能源汽車續航的問題愈發凸顯,同時對比油車,車價也是個短板,這些都很難讓下沉市場用戶形成購車意愿。但同時我們也關注到,果蔬生鮮和五金建材這兩類細分場景的用車形式中,使用第三方車輛比例分別為53.3%、48%,這部分運力需求給新能源車滲透提供了機會。
競爭結構,初步形成四強鼎立,但尚不穩定
新能源微小卡市場的競爭結構與傳統微小卡市場存在非常大的差異性,首先是傳統微小卡的銷量巨頭卻在新能源TOP10中查無此人,上汽通用五菱可以說是傳統微小卡市場的超級霸主,獨占47%的市場份額,然而其新能源車型卻銷量不足400臺,是因為傳統車紅利尚存,不想轉戰新能源市場?還是尚不具備新能源車的銷售結構,車輛銷售遇阻?其次在新能源微小卡市場中我們認為初步形成了四強局面,瑞馳汽車、廣西汽車、華晨鑫源和遠程商用車在近兩年穩居前四,今年前7月,瑞馳汽車銷量大爆發,以同比增長173%的成績牢牢占據新能源微小卡銷量首位,但我們認為畢竟瑞馳汽車新坐上銷冠位置,能否坐穩還要看后續力量;而且其他三強也不會閑著,其中遠程商用車新發的星享F1E,也會帶來新的競爭;若傳統市場的上汽通用五菱轉身發力新能源,勢必也會給瑞馳汽車帶來不小壓力。
目前新能源微小卡銷量集中于廣東和川渝,尚未突破傳統微小卡的主戰區(河北、河南、山東、云南等),同時面對下沉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較低接受度,我們認為新能源微小卡向傳統微小卡的滲透任重而道遠,需要各新能源廠家以及經銷商/運營商共同努力,更精準整合需求,形成圍繞場景用戶的解決方案,共同推動加快微小卡市場的新能源化進程。
數據說明:本文使用數據均為2023年1-7月上險數據。